小百科  > 所属分类  >  软件   
[0] 评论[0] 编辑

火狐浏览器

目录

简介编辑本段

    Mozilla Firefox,通称Firefox,中文也通称火狐浏览器,是一个自由及开源的网页浏览器,由Mozilla基金会及其子公司Mozilla公司开发。Firefox支持Windows、macOS及Linux,其移动版支持Android及Firefox OS,这些版本的Firefox使用Gecko来排版网页,Gecko是一个运行当前与预期之网页标准的排版引擎,而在2015年发布的Firefox for iOS则非使用Gecko。
Firefox浏览器Firefox浏览器

    Firefox于2002年由Mozilla社群成员创建,当时叫做“Phoenix”,因为社群成员们想要一个独立的浏览器,而非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这样的包。即使在测试阶段,Firefox也在测试者中颇为流行,并因其速度、安全性及扩展组件而受称赞。Firefox于2004年11月首次发布,并且9个月内下载量超过6,000万,获取了巨大的成功,Internet Explorer的主导地位首次受到了挑战。Firefox被认为是Netscape Navigator的精神续作,因为Netscape于1998年被AOL收购前创建了Mozilla社群。
    Firefox全球市占率为35%至40%,为全球第二流行的网页浏览器。Firefox在某些国家还是最流行的网页浏览器,如在萨摩亚、德国、厄立特里亚及古巴,Firefox市占率分别为61.05%、38.36%、79.39%及85.93%。据Mozilla统计,截至2014年12月,Firefox在全世界拥有5亿用户。

基本信息编辑本段

软件名称    Mozilla Firefox
中文名称    火狐浏览器
别名      Firefox、Firefox浏览器
开发者    Mozilla基金会及贡献者、Mozilla公司
初始版本    2004年11月9日
编程语言        桌面版:C/C++、JavaScript、HTML、Rust、Android:Kotlin、iOS:Swift
引擎    Gecko、SpiderMonkey
操作系统        Windows、macOS、Linux、Android、iOS、OpenBSD、FreeBSD   
标准    HTML5、CSS3
语言    91种语言
类型    网页浏览器
许可协议        Mozilla公共许可协议2.0版

发展历程编辑本段

    Firefox最初是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的一个实验性分支,由戴夫·海厄特、乔·休伊特及布雷克·罗斯创建。他们认为原赞助者网景公司的商业要求及其开发者导向的特征蔓延特色会降低浏览器的可用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开始以Mozilla Suite为基础,创建了一个独立的浏览器,目的是取代功能复杂的Mozilla Suite。2003年4月3日,Mozilla宣布他们将把开发目标由Mozilla Suite转移到Firefox和Thunderbird上。之后形成了由社群开发维护的SeaMonkey,并最终于2005年取代了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
    Firefox命名时历经波折,最初取名为“Phoenix”,取自神话中从自身灰烬复活的不死鸟,代表新的浏览器从Netscape灰烬中浴火重生。但因为和凤凰科技(Phoenix Technologies)名称冲突而改为“Firebird”。后来,这个新名称又与另一个开源的数据库系统Firebird发生了冲突,Firebird的开发社群要求以全称“Mozilla Firebird”来标识这个项目或重命名,避免混淆。2004年2月9日,Mozilla Firebird改称“Mozilla Firefox”,简称“Firefox”,正式缩写为“Fx”或“fx”,不过常被简称“FF”。

特性编辑本段

    Firefox的开发目标是“尽情地上网浏览”和“对多数人来说最棒的上网体验”。
    Firefox有许多特色,如标签页浏览、拼字检查、递增搜索、即时书签、下载管理员、自定义搜索引擎、隐私浏览等等。用户还可以透过附加组件和布景主题来自定义Firefox的功能和外观。截至2015年1月19日,在Mozilla维护的附加组件网站中,已经有18,000种的附加组件可供下载。
    对于网页开发者,Firefox也提供一个良好的开发平台。网页开发者可以透过内置的工具来进行开发工作,例如:错误主控台、DOM观察器,此外还可透过如Firebug、Web Developer等附加组件来延伸开发功能。

标准

    Firefox支持非常多的网页标准,如HTML、XML、XHTML、SVG 1.1(部分的)、CSS(除了标准之外,还有扩展的支持)、ECMAScript(JavaScript)、DOM、MathML、DTD、XSLT、XPath和PNG图像文件(包含透明度支持)。
    Firefox从3.0版开始就通过了Acid2标准一致性测试。Mozilla最初表示,他们不打算让Firefox完全通过Acid3测试,他们认为SVG字体测试部分已经过时且无关紧要,因为所有主流浏览器开发商都将WOFF作为标准。由于SVG字体测试在2011年9月从Acid3测试中删除,因此Firefox 4及更高版本的得分为100/100。

安全性

    Firefox使用了沙盒安全模块,限制了网页脚本语言对用户端资料的访问,保护用户不受恶意脚本语言的攻击。在传输网页资料时,则使用SSL/TLS的加密方式,以保障用户和网站之间能隐密地传输资料,此外也支持使用智能卡验证资料。
    Mozilla基金会提供了“臭虫奖金”来奖励发现Firefox及旗下产品漏洞的研究者,奖金为3,000美元和一件T恤,Mozilla官方希望安全弱点可以在被恶意利用之前被发现,进而得到及时修正,避免用户遭受攻击。
    因为Firefox比起Internet Explorer来说尚未修正的安全漏洞较少,因此在鼓励用户由Internet Explorer转换到Firefox时,提升上网安全性是一常见理由。《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也报导称,在2006年一年之中,Internet Explorer共有284天让用户暴露在未修正的安全漏洞中,而Firefox只有9天。
    一份2006年赛门铁克公司的报告显示,到该年9月为止,虽然Firefox的安全漏洞比其他浏览器多,但修正漏洞的速度让其他浏览器望尘莫及。但在经过安全性研究后,赛门铁克公司澄清了之前的描述,称Firefox比起Internet Explorer来说安全漏洞还是比较少。根据软件安全统计网站Secunia的资料显示,到2008年3月26日为止,Firefox 2有4个尚未修正的安全漏洞,且多数标示为“低度危险”。相对的,Internet Explorer 7却有8个安全漏洞尚未修正,且多数被标示为“中度危险”。甚至有安全专家建议,微软IE升级模式应效仿Firefox浏览器,如果在现行版本中发现重大安全漏洞,就应即时发布漏洞更新。
    从Firefox 2.0起Mozilla就与Google一起合作,为用户提供反钓鱼保护,当在Firefox 2.0上访问钓鱼网站时,用户可马上得到提示。Firefox的黑名单来自于Google搜索中的SafeBrowsing Protocol,而从2009年的1月20日起Google正式关闭Firefox 2.0的反钓鱼技术,但是对Firefox 3及最新版本依然提供保护。
    2011年12月,Accuvant安全测试公司在由Google资助的研究报告中指出,Internet Explorer 9安全性已相当接近同期的Google Chrome 15,反观同期的Mozilla Firefox 9则居于其后,但随后有NSS Labs安全测试公司指此项研究有失中立性,并指出Accuvant公司曾接受Google的巨额赞助,在研究过程中,Firefox的许多安全特性也被刻意忽略,而未作测试,选取测试用恶意插件的方式亦有偏袒Chrome,打压Firefox之嫌。
    Firefox 60 率先支持了有效提高浏览安全性的 TLS 1.3 协议,以及 DNS over HTTPS 方案,前者可以避免旧版 TLS 中的漏洞,而后者可以避免中间人得知 DNS 查询的域名。
    2019年10月,Firefox 68 ESR在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办公室对浏览器进行的测试中通过了所有强制性安全功能的最低要求。

本地化

    Firefox是一个本地化非常广泛的网页浏览器,自2004年11月正式发表后便支持24种语言版本,包括美国英语、英国英语、欧洲西班牙语、阿根廷西班牙语、繁体中文、简体中文等。至今已支持89种语言。这其中 Mozilla 中国分部谋智中国推出的火狐中国版还在功能上进行了本地化工作(实际是辅以本地化的附加组件包以及 Firefox Sync 的中国版:服务器运行于中国大陆境内的“火狐通行证”提供本地化云端同步服务)

跨平台支持

    Firefox亦可执行于Windows、OS X和Linux。Firefox移动版可执行于AndroidiOS以及自家的操作系统Firefox OS。
    除了上述的操作系统之外,由于Firefox是开源的软件,加上代码是与操作系统独立的,因此Firefox可以在多种平台和操作系统上编译,包括了OS/2、AIX、FreeBSD、Windows XP Professional x64版上都有可执行的Firefox编译档。在其他比较小型的操作系统,例如:SkyOS、ZETA上也都有Firefox的踪迹。
    Firefox使用统一的配置文件格式,因此不同操作系统的Firefox可以共享相同的设置,不过可能会遭遇一些问题,特别是附加组件的使用上。

附加组件

    Firefox附加组件包含了扩展、布景主题、插件等,这些附加组件可以从Mozilla官方维护的附加组件官方网站下载,或是从其他的第三方开发者获取。

扩展

    用户可以透过安装扩展来新增或修改Firefox的功能。扩展的种类包罗万象:像鼠标手势、弹出式广告拦截、加强的标签页浏览等等。扩展虽然提供了高度自由化的扩展,但是用户可能在查找和安装扩展上遭遇困难,也会建议把扩展的功能集成到Firefox中,像是标签页浏览就是从一个Mozilla上的扩展MultiZilla中移植过来的。
    多数的扩展不是由Mozilla创建或支持的,扩展在用户的电脑中也具有访问资料的权限,因此也有出现过恶意的扩展。甚至有些病毒专门利用某些扩展来盗取用户的网络银行密码。Mozilla提供了对扩展的验证,来确保这些志愿开发者提供的扩展没有包含任何恶意软件。此外由第三方开发者所制作的扩展,Mozilla并不保证可以在Mozilla的产品上运作,也可能包含任何软件错误或者安全漏洞。

智能地址栏

    在Firefox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文本时会显示符合的书签和历史。增加可设置的搜索符号时(与搜索关键字中间要有空格),会显示限定的搜索结果,规则如下:

文本选择

    Firefox浏览器提供了快捷的文本选择操作,在网页文本上鼠标左键双击可以选择一个词,三击可以选择一段话。按住Ctrl(苹果机上是⌘ Cmd)可以在不取消已选择文本的前提下选择其它文本。

版本历史编辑本段

    除了正式版本,Firefox还有两种测试版本,按稳定性排序,分别为Beta及Nightly。

延长支持版本

    Firefox延长支持版本(Extended Support Release,简称“ESR”)是针对需要大规模部署的组织和其他团体所推出的版本,提供长达大约一年的支持服务。不同于快速开发周期,ESR版本每四周更新不会有新功能加入和性能加强,仅会有安全性更新和重大稳定性修复,直到ESR的周期结束。

推广活动编辑本段

    从2004年首次正式发布开始,Firefox就展开了一系列积极的推广活动。随着这些活动,Firefox下载数量在一年后就迅速达到1亿次。而在2009年的8月份Firefox的下载量就突破性地达到了10亿次。这只是对其官方网站统计而所作出的结果,而不包括从其他网站下载的次数。
    在2004年9月12日,名为“Spread Firefox”的社群营销网站正式随着Firefox预览版一起推出,网站提供了各种推广Firefox方式的消息交换中心。12月16日,Mozilla基金会号召支持者买下纽约时报全版广告,刊登即将在发布的Firefox 1.0。短短十天的募捐活动已经获得来自一万人共25万美元的捐款。
    而“世界Firefox日”活动则是为庆祝Firefox的创建者Mozilla基金会成立三周年,自2006年7月15日开始,为期两个月,到2006年9月15日为止。参与活动的人如果推荐一位您的朋友使用下载Firefox,您和朋友的名字并有机会在Firefox朋友之墙(Firefox Friends Wall)上留名,这是一个位于Mozilla基金会总部的数字显示版。
    2006年8月12日,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Linux小组Firefox项目(Oregon State University Linux Group Firefox project)在美国俄勒冈州附近的燕麦田制作出Firefox麦田圈,庆祝Firefox下载量达2亿次。
    2008年2月21日,Firefox的下载数量到达了5亿次,Firefox社群发动到FreeRice网站猜问题,获取5亿颗米来庆祝。
    2008年,在Firefox 3.0正式发布前,社群发动Firefox Download Day(直译为Firefox下载日),希望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单日最多人下载软件”的一项。支持者需预先到推广网站Spread Firefox登记,在Firefox 3.0发布当日便会收到电子邮件提示参与活动。
    Firefox 3.0自6月18日凌晨发布创下24小时下载吉尼斯纪录后,热浪持续,48小时下载超过1200万(这个统计不包含原有Firefox用户透过自动更新升级到Firefox 3.0)。
    虽然获得了大量用户的下载,但是据Mozilla公司的资料统计表明约有75%的下载者并不使用Firefox作为他们的浏览器。而根据相关的资料统计,在有卸载Firefox的用户中,有30%来自中国,排在后面的分别是美国(23%),日本、巴西和德国(9%)。为此Mozilla公司就开始了一个叫做“Impact Mozilla”的计划,想让下载Firefox的网友们成为真正的Firefox忠诚用户。

标志编辑本段

    早期Firebird和Phoenix版本的标志被认为具有合理的视觉设计,但与许多其他专业软件包装相较之下并不理想。Firefox的标志最初由Mozilla基金会的视觉象征小组所设计,视觉象征小组的率领者是加拿大网页设计公司Silverorange的Steven Garrity,他是在执笔Mozilla商标建议文件后被招揽的,该文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而标志最终的版本则是由乔恩·希克斯完成,希克斯同时也是Camino图标的设计者。后来,这个标志再度被修改和更新,修复了放大时发现的几个缺陷。Firefox在英文俗语里虽然指的是小熊猫(学名:Ailurus fulgens),但是开发小组却采用将“fire”和“fox”分开来直译蕴意,把吉祥物及官方图标都设计为火红的小狐狸。

评价编辑本段

    网站“Forbes.com”称Firefox为“2004年最佳浏览器”,杂志《PC World》在“2005年最佳百大产品”中也将Firefox列入,在Firefox 2和Internet Explorer 7推出的2006年,PC World也对这两个浏览器做出评论,并认为Firefox是比较好的浏览器。杂志《Which?》也提名Firefox为最佳的网页浏览器。英国Vnunet网站甚至把Firefox的市场份额的不断攀升列为10大鼓舞人心IT事件之一。
    媒体《Internet Week》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许多读者在使用Firefox 1.5时存储器用量相当的高。Mozilla的开发团队表示Firefox 1.5存储器用量的升高是因为新的“上一页/下一页”(FastBack)功能所导致的。此外设计错误的扩展,像是某些旧版的Adblock,或者一些插件(plug-ins)也是造成存储器使用量增多的原因。《PC Magazine》比较了Firefox、Opera、Internet Explorer这三个浏览器的存储器使用量,认为Firefox的存储器使用量接近其他两个浏览器。另外由《PC World》和《Zimbra》的测试也指出Firefox 2的存储器用量少于Internet Explorer 7,还在测试中的Firefox 3(以beta 1版本来进行测试)存储器使用量没有低于Firefox 2,不过仍然少于Internet Explorer 7。
    如同其他的浏览器一样,Firefox也有一些安全漏洞,可能会影响用户的电脑安全,不过根据CERT的统计,Firefox的安全漏洞也少于Internet Explorer
    《Softpedia》的测试指出Firefox比起其他浏览器需要比较长的引导时间,IE6也比Firefox有稍快的引导速度,不过这是因为IE用到的程序组件有些在Windows引导后就加载了,因此会有较快的引导时间。
    但也有评论家大唱反调:根据2009年一篇刊登在《PC World》杂志上的分析文章称,在与Chrome浏览器的竞争中,Firefox浏览器正逐渐失去电脑专家的青睐。尽管Mozilla基金会仍致力于一些宏大的目标,但火狐浏览器已经宣告死亡。

市场接纳度编辑本段

    Mozilla Firefox市占率从发行初期就开始不断的增加,大多数是因为Internet Explorer的市占率降低而来。自Firefox发布开始,Internet Explorer的占有率便稳定的下降。
    Firefox的下载数量自2004年11月发布正式版后持续的增加,截自2009年7月31日,Firefox下载次数已突破一亿。这是官方的统计数字,并不包含透过软件更新或者其他第三方网站的下载数量。而且下载数量并不能反应实际的用户数,因为一个用户可能在很多台电脑上下载、安装Firefox。根据Mozilla首席执行官约翰·李利在2008年2月表示,Firefox目前大约有1亿4千万的用户。根据一位Firefox开发者阿沙·道兹乐的说法,在统计每天的“ping”命令的使用量后,到2009年5月在全球至少有2.7亿用户使用Firefox。
    这样快速的成长以至于有网络媒体称Firefox将在2013年超越IE。但是微软却对这些数字表示质疑。有媒体甚至具体列举出了10条Firefox将击败微软IE的理由。这也就不奇怪在微软2008年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10-K管理文件中称,Firefox已对微软Windows业务构成威胁,这也是微软首次公开把Firefox当作Windows业务竞争对手。
    2010年7月2日,IBM宣布全球员工将采用Firefox作为默认浏览器。
    然而,从2012年开始,Firefox的市占率有所衰退,主因是竞争对手Google Chrome市占率的大幅增加。但仍与IE、Chrome保持“三足鼎立”局面。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Flipboard    下一篇 姚安娜

参考资料

[1]. 火狐浏览器弹出窗口拦截功能怎么关闭
[2]. firefox浏览器安全选项怎么关闭
[3]. 火狐浏览器使用教程